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茶树生长环境最宜漫射光,忌阳光直射。

材料二  碧螺春创制于明朝,产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茶树、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具有茶香果味,品质优异。虽然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由于采茶工价逐年上升等因素,产量一直没有明显提高。2016年1月份,洞庭山遭遇百年一遇的严寒,但总的来说对“洞庭碧螺春”的影响却不大。

材料三  洞庭碧螺春产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碧螺春品质优良的原因。

(2)试分析2016年1月份洞庭山遭遇的严寒,对“洞庭碧螺春”影响不大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洞庭碧螺春”产量难以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1)受太湖水域影响,洞庭碧螺春产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气温不高,(幼嫩芽叶柔嫩);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多云雾)且受果树阻挡部分阳光,多漫射光;茶树和果树相间种植,茶吸果香,品质优良;碧螺春产区四周为太湖水域,空气洁净,环境质量高;(山地排水条件好) (2)深受太湖影响,空气及土壤湿度较大,降温较缓;茶果相间,果树成为茶园的天然屏障,有效阻挡了冷空气对茶树的影响;茶农采取了其他相应防寒措施 (3)茶叶产区面积有限;春茶采茶时间短;采茶工价高;采茶工人不足等 【解析】 (1)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幼嫩芽叶会灼伤。受太湖水域影响,洞庭碧螺春产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气温不高,幼嫩芽叶柔嫩。茶树生长环境最宜漫射光,忌阳光直射。该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多云雾,果树阻挡部分阳光,多漫射光。茶树和果树相间种植,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品质优良。碧螺春产区四周为太湖水域,空气洁净,环境质量高。茶树适宜酸性土壤,忌渍涝,该地是丘陵山地地形,排水条件好,酸性土壤,土质疏松肥沃。所以茶叶品质优良。 (2)从自然因素看,该地深受太湖影响,空气及土壤湿度较大,降温较缓。茶果相间,果树成为茶园的天然屏障,有效阻挡了冷空气对茶树的影响。从人为因素看,当地茶农采取了积极的防寒措施,用稻草、作物秸秆、帆布、地膜等覆盖花园。根据夜间风向,在茶园上风向燃烧树枝,树叶,杂草、农作物秸秆等熏烟,减少地面辐射。在冷空气来之前全园浇灌一次透水,减少降温幅度。所以这次严寒对“洞庭碧螺春”的影响却不大。 (3)“洞庭碧螺春”产量难以大量提高,主要原因是茶叶种植在丘陵山地区,产区面积有限。碧螺春属于春茶,采茶时间短。一般春季采摘,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采制工艺要求高。采茶工价高,采茶工人不足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17年12月6日,中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全线开通。

西成高铁是中国第一条穿越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的高速铁路,全线桥隧比接近94%,列车穿越秦岭段要爬过千分之二十五的高坡。沿途经过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1)西成高铁修建过程中需克服的困难?

 

(2)西成高铁采取地下穿越、提高桥梁架设高度、设立防护网等措施的原因?

 

(3)西成高铁建设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或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3)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列举三种其适宜发展的产业

 

查看答案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

A. 径流量大 B. 来沙量少 C. 盐度高 D. 水位低

2.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 向外海推移 B. 高度降低 C. 外坡受侵蚀 D. 体积增大

3.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 利于海水自净 B. 增强航行安全 C. 阻碍鱼类洄游 D. 不利泄沙排洪

 

查看答案

菲律宾的薄荷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旱季末期,小丘上的草干枯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 “巧克力山”。

读薄荷岛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 1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2.巧克力山高度在40米~120米之间,山下树木苍翠,山上却是乱草覆盖。造成山上山下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灰岩地貌,山上土层薄    B. 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C.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 山体海拔高,热量条件差

 

查看答案

气温垂直递减率反映大气随海拔高度上升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情况,一般在对流层内,气温垂直递减率约0.6℃/100m。研究表明,空气湿度和山谷风共同影响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下图示意喜马拉雅山北坡4001-4301m(简称北坡低海拔区)和4301-5750m(简称北坡高海拔区)两段高程内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部分时间内,北坡高海拔区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低海拔区且年内变化较小,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区

A. 降水较多    B.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

C. 离冰川更近,相对湿度更大    D. 气温低,空气湿度小

2.山谷风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影响是

A. 山风一降低、谷风一增大    B. 山风一增大、谷风一降低

C. 山风一增大、谷风一增大    D. 山风一降低、谷风一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