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

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 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 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C 层所处的海陆环境                从E 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地区褶皱发生在         地层形成以后,          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内力作用表现:                                                      

外力作用表现:                                                      

 

(1)C层表示所处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 (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 (3)H、I、J、K地层缺失。 (4)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 (5)内力作用表现为: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任答两点即可);外力作用表现为: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1) 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 C 层是砂岩,所处的海陆环境为陆地环境, E 层是石灰岩,深海沉积形成。F层是砂岩,陆地沉积形成。G层是页岩,浅海沉积形成。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上升;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下降。 (2)该地区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K层也被侵蚀,N地层形成前,N层未被侵蚀。 (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左侧 H、I、J、K地层缺失。 (4) 地层O被断层M切断,且有明显位移,说明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 (5)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表现有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为 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图所示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

A. ①、丙    B. ②、丁    C. ③、甲    D. ④、乙

2.非洲南部,与③相同的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地形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1.根据图中等水温线数值分布及弯曲形态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B. 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C. 甲图洋流为暖流

D. 乙图洋流为寒流

2.图中所示区域均位于太平洋,则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洋流为秘鲁寒流

B. 乙图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C. 甲图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D. 乙图洋流为巴西暖流

 

查看答案

读山地生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甲—丙—乙

2.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     )

A. 热量 B. 水分 C. 坡向 D. 地形

3.与甲乙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低 B. 海拔高度低 C. 处于阴坡 D. 处于背风坡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C。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A. 0.6°C    B. 1.8°C    C. 2.5°C    D. 4.6°C

2.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 2000年

B. 2005年

C. 2007年

D. 2011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 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