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峰可能属于
A. 秦岭山脉 B. 太行山脉 C. 武夷山脉 D. 祁连山脉
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大致在
A. 1 000米以上 B. 1 000米以下
C. 1 400米以上 D. 1 400米以下
中国早在秦汉年间就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它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至今,“二十四节气”对生产生活仍然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二十四节气”起源于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辽河流域
2.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植正当时”的农作物是
A. 冬小麦 B. 玉米 C. 春小麦 D. 水稻
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种作物分别是
A. 小麦 水稻 棉花 油菜 B. 小麦 棉花 花生 水稻
C. 小麦 油菜 花生 甘蔗 D. 甜菜 甘蔗 棉花 水稻
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不足 B. 水分不 C. 土壤贫瘠 D. 地势低洼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甲、乙、丙、丁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区家家过年做米糕 B. 乙地区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C. 丙地区举办那达慕大会 D. 丁地区居民喝酥油茶,饮青稞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 “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 “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 “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3.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 “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 “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 “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读我国某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季风
2.关于此时期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 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漠河
C. 全国东西方向温差较大 D. 等温线大体自东南向西北由密变疏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 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 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大
C. 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 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3.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