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懈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诗词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

C. 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D. 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②河流众多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长江最大的支流流经

A. ②⑤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④⑤

 

1.C 2.A 【解析】 1.谚语①“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谚语②“黄梅时节家家雨”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的“雨”指的是南方地区的梅雨; 谚语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描述的是华北平原;这里的“三月无雨旱风起”指的是华北地区的春旱;谚语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山”指秦岭,该山脉与B淮河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分界线,该线是水田旱地分界线; 谚语④“早穿皮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因为该区域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年温差大和日温差都很大,降水稀少,其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根据题意,①②③④描述的分别是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故选C。 2.据上题分析可知,谚语④“早穿皮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流量小,多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汛期短,纬度高有结冰期,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 3.据上题分析可知,谚语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山”指秦岭。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①错误;南方地区河流众多,有水乡之称,②正确;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错误;南方区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甘蔗、油菜,甜菜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④错误;南方地区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⑤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河段的水质要好于B河段,原因可能是

A. 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量最大    B. 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C. B河段支流多,A河段支流少    D. B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A河段

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 乙地以荒漠化为主,甲地以水土流失为主    B. 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 甲地以荒漠化为主,乙地以水土流失为主    D. 都以荒漠化为主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A. 南涝北旱    B. 北涝南旱    C. 南北皆旱    D. 南北皆涝

 

查看答案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A. 受地形阻挡

B. 冬季风势力强盛

C. 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 雨带停滞

2.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 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 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人汛期

C. 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 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地形、水源    B. 水源、气温

C. 水源、光照    D. 土壤、地形

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 太阳能、生物能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地热能    D. 地热能、天然气

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海拔高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

读我国四个地形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①~④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比较而言,①②地表崎岖,③④起伏较小    B. 面积最大的是③,最小的是①

C. 相比较而言,荒漠化严重的是①②    D. 石灰岩广布的是④

2.④地形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B.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D.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