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下图是我国陆上风能密度分布图。读图,...

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下图是我国陆上风能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盆地多于平原    B. 高原多于山地

C. 东北多于西南    D. 南方多于北方

2.图中甲地风能密度大于乙地其原因是

A. 甲地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    B. 甲地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

C. 乙地面对的海域开阔风力强大    D. 乙地受山脉阻挡作用风力较小

 

1. C 2. B 【解析】 1.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及东南沿海;风能资源最少的是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平原多于盆地;东北多于西南;北方多于南方。选C正确。 2.甲东南沿海,乙在东部沿海,两地都在沿海;甲地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强;与太阳辐射多无关。选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当地建造廊桥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的分布特征。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主要原因。

(3)图中B湖面积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面对B湖面积日趋缩小,请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两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河均无冰期

B. ①河年径流量大于②河,

C. ①水位季节变化大,②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D. ①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M、N两地工业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A. 煤、铁资源丰富    B. 技术力量雄厚

C. 劳动力素质高    D. 水陆交通便利

3.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郴州(113°E)的区时是:

A. 24日2时52分    B. 24日2时08分

C. 23日3时08分    D. 22日2时5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