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当地建造廊桥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 (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致使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携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漂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 (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 【解析】 本题以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和廊桥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本题主要考查廊屋的作用。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而且由于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因此,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 同时由于该地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建设廊屋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 (2)本题主要考查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主要从甲处山洪的强度来分析。主要从该地的降水、河道和地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致使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能够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峭,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携带泥沙、石块、树林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读图分析可知,采伐区主要位于河流的上游,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因此木材的运输主要靠水路运输,该地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流速快,便于运输;秋季该地降水少,气候干燥,降水少,利于木料晾干。 (4)本地位于山区,交通不便,为了降低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使用便于加工和便于运输的木材;另外,该地森林资源丰富,原料丰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的分布特征。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主要原因。

(3)图中B湖面积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面对B湖面积日趋缩小,请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两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河均无冰期

B. ①河年径流量大于②河,

C. ①水位季节变化大,②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D. ①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M、N两地工业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A. 煤、铁资源丰富    B. 技术力量雄厚

C. 劳动力素质高    D. 水陆交通便利

3.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郴州(113°E)的区时是:

A. 24日2时52分    B. 24日2时08分

C. 23日3时08分    D. 22日2时52分

 

查看答案

读世界区域图及图中甲、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种植玉米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C. 光照强,有灌溉水源    D.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2.甲、乙、丙三地农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降水    B. 土壤

C. 市场    D. 交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