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岭南北两重天。 材料二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岭南北两重天。

   

材料二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从全球来看,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是干旱的沙漠或干旱草原,如西亚和北非地区;而我国的南方地区虽然也位于这一纬度带,却摆脱了成为沙漠的厄运,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材料三 55°N~70°N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自然景观截然不同,东岸呈现森林景观,西岸呈现苔原景观。

材料四 坡向、海拔对气候的影响。

(1)材料一中,秦岭南北两重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为什么会成为“绿洲”?

(3)材料三中,同纬度的大西洋两岸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为什么不同?

(4)根据材料四,分析回答: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的原因是什么?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顶部出现冰雪带的原因是什么?

 

(1)山地对寒冷冬季风的阻挡。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沙漠;而我国南方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3)东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岸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4)天山北坡处于迎风坡,南坡处于背风坡。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接近6 000米)。 【解析】 (1)由漫画可知,秦岭北侧温度低,南侧温度高;(2)我国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季风环流,故成为回归线上的绿洲;(3)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天山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形成;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拔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C。 (1)秦岭南侧纬度较低,加上秦岭对寒冷冬季风的阻挡,气温比秦岭北侧高。(2)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东部地区深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形成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3)受欧洲陆地轮廓的影响,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范围扩大到70°N附近,使北欧沿海地区增温增湿;(4)天山北坡因准噶尔盆地的西北有缺口,大西洋的水汽可进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南坡,深居内陆,大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较少。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拔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C,乞力马扎罗山高5895米,山顶比山底温度低30°C以上, 虽然地处赤道,但山顶终年冰雪覆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B区域自16世纪开始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目前B区域是世界大城市带之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发达。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说出与N河段相比较,M河段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有关数据表明A地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最冷月均温高于0℃(约5~6℃),分析该气温特征的主要成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示意甲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1)描述甲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描述甲半岛海岸线的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B. 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 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 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2.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  )

A. 红土

B. 沙土

C. 黄土

D. 黑土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 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 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 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 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 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 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世界局部地区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年降水相对变率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B. 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相对变率逐渐变小

C. 地势越低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越小

D. 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2.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由于地势低,水汽易深入,降水多

B. ②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终年多雨

C. ③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发

D. ④地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导致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