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迎来了一场日食。其中东南亚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全食带从印度洋北部开始,经过印度尼西亚、西太平洋部分岛屿,在太平洋东北部结束。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动力
②产生“磁暴”的元凶
③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在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
B. 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
C.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 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
欧洲研究小组推测2030-2040年太阳活动将减少,太阳活动减少将导致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减少60%,进入休眠状态。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层分别为
A.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耀斑和黑子分别位于图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② D. ②①
3.在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地区,有时会发生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A. 臭氧层空洞扩大使红外辐射增强
B. 太阳耀斑爆发扰动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
C. 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 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引潮力加强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科学家认为M行星上极可能存在生物,原因是
①距日远近适中 ②质量和体积适当
③有卫星绕转 ④不停绕日公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M与N组成一个天体系统,与该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开普勒——186f行星是与地球相似的“兄弟”,它距离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科学家推测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宜居星球存在液态水的必备条件是
A. 质量和体积大 B. 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
C. 宇宙环境安全 D. 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
人类发射的太空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脱离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行星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2018年5月至10月将上演行星轮番“冲日”的天文胜景。此次轮番“冲日”的太阳系大行星数量最多可能为
A. 3颗 B. 4颗 C. 5颗 D. 6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