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坛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独特现象。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着一些黑色碎石。海坛岛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搬运作用 D. 流水侵蚀作用
2.“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B. 村落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C. 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
D. 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
3.沙丘附近村庄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水稻 B. 甘蔗
C. 番薯 D. 小麦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11月29日至30日赴法国巴黎出席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活动,12月1日至3日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于12月4日至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材料二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

(1)自然带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自然带⑤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
(2)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条件的差异。
(3)图中③和⑦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其中③自然带所处地区由于终年受___________控制,而降水少。⑦荒漠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要议题是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作。下列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有______________(多选)
A.北半球自然带北移 B.农业生产稳定性提高
C.多地高山雪线上升 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E.海平面下降 F.全球多地火山喷发
G.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H.低纬地区生活所需能源增加
读“中国北部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写出自然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带,B________带,C________带。
(2)这种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受____________条件影响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地带性特征在_____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位于大陆西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2)从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从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下图中A—F表示不同的自然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带E—G—F的变化是以何种因素的变化为基础产生的?分析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2)E、C分别表示何种自然带?对应何种气候?分析所对应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2016年元旦时A、C两自然带所在地区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读“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经度地带性 B. 纬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由低纬向高纬
2.形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 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