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A. 说明冬季风到不了玉门关
B. 反映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 反映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种植杨柳
D. 反映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下图所示范围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 )

A. 垂直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纬度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图中反映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差异 B. 水分差异
C. 热量差异 D. 土壤差异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判断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经度地带性的是( )

A. ①—②—③的变化 B. ③—④—⑤的变化
C. ①—③—⑤的变化 D. ①—⑥的变化
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的是( )
A. 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
B. 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谱明显
C. 坐火车看到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明显变化
D. 乘飞机看到从海南省到黑龙江省的漠河沿线植被发生明显变化
2008年初,我国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干线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正式开工,并已于2012年建成。下图为“西气东输二期示意图”。
材料一 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二 近几年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环境污染严重,空心村等问题。
(1)从生产与消费角度,简述建设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的主要原因。
(2)小华、小夏同学开展以“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延伸至珠江三角洲的利弊研究”的课题研究,他们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①小华认为:利大于弊;②小夏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简述1980-2002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4)针对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