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

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

(2)在图中,“△”表示________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带来什么影响?

(5)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首航没能进入北极海区,使该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

 

(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而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 (2)纽芬兰 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3)当年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是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而第二次他率船队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比第一次少花17天时间到达美洲。 (4)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5)拉布拉多寒流使高纬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 【解析】 题目通过北大西洋两岸的温度、航海历史事件、渔场分布等,考查洋流的影响。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根据北大西洋洋流分布,都柏林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圣约翰斯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所以造成两地温差。 (2)图中渔场主要分布在纽芬兰岛附近,由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3)因为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是是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是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用时较短。 (4)海上石油泄漏,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增大污染面积,但随着污染物的扩散,受污染海域污染物浓度会减小,加速海水的自我净化。 (5)“泰坦尼克号”首航虽然没能进入北极海区,但船舶经过拉布拉多寒流区时,撞上了随拉布拉多寒流从高纬海区的漂流南下的冰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全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中低纬大洋环流为例,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可表述为北(半球)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以大洋为中心,东侧多为______流,西侧多为______流。

(2)①~④中可以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____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对局部地区来说,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左图中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2)据右图分析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3)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_______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____(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锋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图示信息,从天气系统名称、锋面雨带位置、锋面雨带范围等方面比较LX和LY所示锋面系统的差异。并绘制出两者沿AB一线的锋面示意图来表现其差异性。

(3)如果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至B地东部,分析在此期间B地的天气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