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 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解析】 考查温室效应,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的原因。 (1)阳光居室是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的修建的,具体表述如下: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从而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其他环节,从而缓解全球变暖,具体表述如下: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图

材料二  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边界上的祁连山,现代冰川众多,海拔43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冰雪融水对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曾进行人工融化冰雪增加融雪量,以利农业灌溉。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预计,面积在2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型冰川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

(1)分析古代“丝绸之路”选择经过河西走廊的原因。

(2)简析祁连山雪线升高的原因。

(3)分析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影响。

(4)评价河西走廊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甲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乙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问题

(1)简述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原因。说明近年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分析其主要原因。

(3)与珠江三角洲相比,指出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下面为黄河某河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下图)。

(1)简述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 

(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对其下游地区洪水灾害所起的作用。 

(3)指出田纳西河与黄河该河段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读世界主要的五大地热能资源带分布图(①环太平洋地热带,②大西洋中脊地热带,③地中海及喜马拉雅地热带,④红海、亚丁湾与东非裂谷地热带,⑤中亚地热带),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五大地热能资源带

A. 均分布在板块生长边界    B. 均分布在板块消亡边界

C. 均分布在大陆沿海地区    D. 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2.我国城市供暖方面大规模利用地热能资源,有利于

A.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 提高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

C.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D. 加强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 冬季风    B. 地势    C. 天气    D. 维度

2.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①气温低、蒸发弱     ②有凌汛现象      ③地势低平 

④河网稠密           ⑤夏秋雨多        ⑥地下有永久冻土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