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经济”是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
A. 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 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2.下列问题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 土地沙漠化 B. 资源短缺 C. 破坏性地震 D. 温室效应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 全球化生产 B. 信息化生产 C. 集聚生产 D. 清洁生产
2.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
A. 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 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 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 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下图为水资源-能源关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图中可以判断
①电力供应离不开水资源
②经济越发展,能源需求越大,将导致水资源更加紧缺
③水资源是山西能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④水资源和能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气候变化和水资源、能源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变化对降水的时空分布不会产生影响
B. 能源生产和电力供应对气候影响不大
C.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D. 气候变化影响可利用水资源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能源生产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 “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生活习惯 B. 滥砍乱伐 C. 执法不严 D. 气候变迁
2.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 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 先移民,后治理
C. 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 建水电站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共同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发展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下列行为中,有益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使用一次性产品 B. 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
C.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D. 禁止开发使用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