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材料一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 沙特通过组建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及世界级...

材料一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 沙特通过组建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及世界级石化企业,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重地。截至目前,沙特已在其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分别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

(1)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什么?

(2)①地冬季降水特征的成因是什么?②地自然带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3)幼发拉底河是世界著名河流,其河流下游水量的变化特征是越往下游越小,其原因有哪些?

(4)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有哪些?

(5)朱拜勒工业城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有哪些?

 

(1)高原等高线较稀疏且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 m以上。 (2)西风从海上带来降水。终年炎热干燥。 (3)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上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沿河地表水不断下渗。 (4)自然条件较恶劣,水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小;经济以石油开采和加工为主。 (5)石油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临海,交通便利;靠近欧洲,市场广阔;石油加工业的附加值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气候分布及特征、城市化、工业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从图中等高线和地理位置分析地形特征。图中等高线较稀疏且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 m以上,由此判断该地的地形为高原。 (2)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于特征。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②地位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3)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沙漠地区河流径流量一般越往下游越小,这和河流的补给方式、利用方式、蒸发有关。该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沿河地表水不断下渗;上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4)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式有关。该地区自然条件较恶劣,水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小;石油资源丰富,工业以石油开采和加工为主。 (5)工业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经济效益等方面来分析。本区石油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临海,交通便利;靠近欧洲,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石油加工业的附加值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市城区图(左图)

材料二: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右图)

材料三: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1)结合材料一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到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________(AB、AC、AD)方向最快。

(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西政府规定,自2008年1月开始,强制性要求燃料销售商在柴油燃料中搀杂2%的生物柴油(主要以蓖麻、大豆等原料制成),到2013年1月该搀杂比例将提高至5%。2010年,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铁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材料二  圣保罗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三步曲”:第一步,建市阶段。由于这里气候条件适宜,村落不断扩大。1836年,人口大约2万多;第二步,咖啡繁荣阶段。随着咖啡种植园兴起,这里修建了通往沿海和内地的铁路。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900年人口约24万;第三步,工业化阶段。咖啡生产和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圣保罗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600万。

(1)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2)结合资料一及图乙,说出可再生能源在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简要说明政府强制性提高生物柴油比重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归纳圣保罗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各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同。读“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从城市功能区看,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用地,A处最有可能形成_______区。

(2)简析B处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准备建设一个卫星城,图中①②③三处最合适的位置是_____,该卫星城的建设可以缓解主城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哪些环境问题________

(4)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Ⅲ阶段与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地抑制

D. Ⅳ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