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以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 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 B. 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
C. 北京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 D. 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
2.“居住在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 天津环境质量较北京好 B. 天津气候条件较北京优越
C. 天津商品房价较北京低 D. 天津交通位置较北京优越
3.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
A. 政策支持 B. 交通改善
C. 人口老化 D. 逆城市化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省际人口迁移、自然增长率、老年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读下图,完成各题。
1.产生图中变化趋势的最直接因素是( )
A. 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B. 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 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D.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上述因素对四省区城市化水平产生的影响是( )
①广西城市化水平降低 ②贵州城市化水平降低
③江苏城市化水平提高 ④广东城市化水平提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下图是2017年我国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
1.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甲
2.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该城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人口大量迁移到其他城市
B. 逆城市化
C. 老年人口比重较小
D.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下为19820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读下图,回答问题。
(1)比较说明广州、佛山城镇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大小。
(2)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升快的的主要原因。
(4)中部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分析其带来的正负效应。
图为“德国南部城市分布图”, 图中( )
A. 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B. 斯图加特的服务范围大于兰茨胡特
C. 中等城市间的距离最远
D.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乙为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的是( )
A. 城市① B. 城市②
C. 城市③ D. 城市④
2.该区域在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原因是( )
A. 区域农业的发展 B. 降水量增多
C. 石油开采与加工 D. 环境的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