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于2013年11月22曰在次兰的首都华沙落下帷幕。大会就全球气候变暖的援助基金等问题进行了谈判。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A. 我国种植水稻的界线向南移动 B. 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 海南岛的面积将会变大 D. 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盐碱化会加剧
2.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 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B. 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 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 1800~1900m B. 1900~2000 m
C. 2000~2100 m D. 2100~2200 m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 喜光 喜湿 B. 喜阴 喜湿
C. 耐寒 喜旱 D. 喜热 耐旱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光照更加充足
C. 降水日渐变少 D. 水土流失加重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 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 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 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A. 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 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 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 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的排放。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减少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作物生长期热量不足 B. 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
C. 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D. 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2.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下列情况最可能发生的是
A. ①地滑雪业迅速发展 B. ②岛茶树分布的海拔降低
C. ③岛国旅游业蓬勃发展 D. ④地沿岸更易受海潮影响
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
A. 地质时期的冰期
B. 历史时期的温暖期
C. 地质时期的间冰期
D. 历史时期的寒冷期
2.该时期为( )
A. 哺乳动物时代
B. 海生藻类时代
C. 爬行动物时代
D. 裸子植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