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随着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落成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棕榈岛工程的兴建,迪拜造...

随着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落成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棕榈岛工程的兴建,迪拜造就了一个个“地理奇迹”。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阿联酋馆景观图。

材料三 迪拜人口结构是约17%的人口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约占40%、巴基斯坦人约占15%、孟加拉人约占10%,其他约占18%。

材料四 “刚踏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脸地向你涌来,到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蓝和清澈,朵朵的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清晰。 ”

(1)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直观地反映了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请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特征;并指出材料四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景观的成因。

(2)分析材料三,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迪拜加快炼铝工业的发展,逐步成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生产中心 。试分析其大力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 自然环境整体以干旱为主要特征: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地表水稀少;地貌以风沙地貌为主,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土地荒漠化严重。 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滴灌技术,植树造林。 (2) 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收入高;缺乏大量年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附近邻国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国际劳工远远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量。 (3)石油资源丰富;火力发电廉价;海洋运输方便,进口铝土,出口铝材;铝材市场广大。 【解析】 试题 (1)自然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特征: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直观的反映出了迪拜干旱的自然环境总体特征。从图中可得出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量丰富,降水稀少;自然带:热带荒漠带;水源:由于降水少,蒸发强,故地表水稀少,流水作用较弱;地形地貌: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风力作用强,形成风沙地貌为主;植被: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迪拜能出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景观,需从水资源利用方面迪拜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滴灌技术,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植树造林建设等形成的。 (2)从材料三可知,迪拜约83%为外国移民,主要是因为:迪拜石油资源丰富,开采石油的收入高,经济发展快;开采石油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而当地人口较少,缺乏大量年轻的劳动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邻国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使国际劳工远远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量。 (3)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而迪拜石油资源丰富,可以为炼铝工业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而且价格低廉;从地理位置上看,迪拜位于波斯湾附近,交通便利,方便进口铝土和出口铝材;国际上对铝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大,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北美

C. 从日本迁往中国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上海流往河南

C. 从广东流往四川    D. 从江苏流往重庆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查看答案

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引发了25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难民涌入欧洲。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难民入欧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景象是

A. ①处夏季风浪比冬季大

B. ②处风蚀地貌广布

C. ③处沿海地带多葡萄园

D. ④处众多小孩在封冻河面溜冰

2.难民潮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有

A. 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

B. 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

C. 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剧环境污染

D. 增加城市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

 

查看答案

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下图为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还会持续约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2.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主要原因是

A. 教育水平    B. 人口迁移    C. 医疗水平    D. 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现象,被戏称为“鬼村”。“鬼城”原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在我国西部省份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较常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新“鬼城”。2014年有媒体排出了新“鬼城”排行榜,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以鬼城指数0. 07位列第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鬼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减少

B. 城乡经济收入差异大导致农村常驻人口减少

C. 城市自然环境好,对农村人吸引力大

D. 人口政策导致的农村人口外迁

2.下列可能是我国知名老“鬼城”的是(   )

A. 甘肃省玉门市    B. 广西省桂林市

C. 山东省青岛市    D. 福建省福州市

3.二连浩特市鬼城指数很低,这反映了(    )

A. 该市的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B. 该市的城市化发展合理

C. 该市的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 该市的新区人口数量大

 

查看答案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构成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   )

A. 阶段一到阶段三,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数量减少

B. 阶段二,外来人口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C. 阶段二,北京市的自然增长率减少

D. 阶段一到阶段三,北京市人口的老龄化逐渐严重

2.有关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阶段二,人口增长变化主要是大量外地学生入京读书引起

B. 阶段三的人口增长变化,说明北京市经济有所衰退

C. 阶段二,房价上涨,阶段三,房价下跌

D. 三个阶段的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对城市教育资源产生压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