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现象,被戏称为“鬼村”。“鬼城”原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在我国西部省份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较常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新“鬼城”。2014年有媒体排出了新“鬼城”排行榜,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以鬼城指数0. 07位列第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鬼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减少
B. 城乡经济收入差异大导致农村常驻人口减少
C. 城市自然环境好,对农村人吸引力大
D. 人口政策导致的农村人口外迁
2.下列可能是我国知名老“鬼城”的是( )
A. 甘肃省玉门市 B. 广西省桂林市
C. 山东省青岛市 D. 福建省福州市
3.二连浩特市鬼城指数很低,这反映了( )
A. 该市的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B. 该市的城市化发展合理
C. 该市的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 该市的新区人口数量大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构成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 )
A. 阶段一到阶段三,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数量减少
B. 阶段二,外来人口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C. 阶段二,北京市的自然增长率减少
D. 阶段一到阶段三,北京市人口的老龄化逐渐严重
2.有关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阶段二,人口增长变化主要是大量外地学生入京读书引起
B. 阶段三的人口增长变化,说明北京市经济有所衰退
C. 阶段二,房价上涨,阶段三,房价下跌
D. 三个阶段的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对城市教育资源产生压力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 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 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 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 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2.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 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 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 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 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读“我国老年人口分户籍迁移和青壮年人口迁移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 | 占老年总迁移人比重 | 农村户籍老人迁入地 | 占农村老年迁移人比重 | 城市户籍老人迁入地 | 占城市老年迁移人比重 | 青壮年迁移人口主要迁入地 | 占青壮年总迁移人比重 |
广东 | 21.41 | 广东 | 19.93 | 广东 | 22.74 | 广东 | 39.63 |
天津 | 10.61 | 天津 | 15.54 | 上海 | 9.35 | 上海 | 12.69 |
上海 | 8.14 | 上海 | 6.79 | 北京 | 6.09 | 北京 | 5.76 |
北京 | 4.74 | 内蒙古 | 5.08 | 天津 | 6.19 |
|
|
山东 | 3.95 | 黑龙江 | 5.01 | 山东 | 5.08 |
|
|
合计 | 48.85 | 合计 | 52.34 | 合计 | 49.46 | 合计 | 58.06 |
1.表中数据,反映的现象是
A. 老年人口主要迁往生活成本低的地区
B. 城市户籍老人主要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C. 农村户籍老人均迁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D. 老年人口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地基本一致
2.关于老年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自然环境是主要因素
B. 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
C. 务工经商是主要因素
D.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老年人口迁移无影响
下图示意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读图,完成各题。
1.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A. 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 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
C. 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
D. 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高等教育机会低
2.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A. 降低社会抚养比
B. 劳动力短缺
C. 恶化人口性别结构
D.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入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人口年龄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