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探究结果表明
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 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图甲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副热带高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 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 降水量越来越大 D. 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读某年4月5日世界海平面气压局部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哪里的风力大?说明判断理由。
(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3)若图中北部(甲地东西两侧)高低气压中心是因为冷热不均引起的,请在下框中画出甲地东西两侧高低气压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标明近地面高低气压,用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段,该时段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_________。
(2)在地球公转轨道①②③④四个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有_________。
(3)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在ABCD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有______和_______。
(4)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称为一个________年。地球公转到A位置与B位置时,线速度较快的是位置__________。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其中弧AD为晨线,读图后回答:
(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C点在D点什么方向? 。
(3)此图是 半球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4)A点此时为 点钟,夜长为 小时。此时B点太阳高度是 度,时间是 点钟,昼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