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 C点在昼半球
C.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 120°E B. 100°W
C. 20°W D. 60°E
北京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王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
A. 160°W
B. 160°E
C. 80°W
D. 40°E
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A. 东十一区
B. 东三区
C. 西十一区
D. 西五区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交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图中P地
A. 位于晨线上 B. 位于昏线上
C. 当地时间6时日出 D. 当地时间8时日出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虎山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约为(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2)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
(3)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4)试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多雾(深秋的清晨)的原因。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两 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关于右图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村在b村的西南方
B. c、d两条小河画得都正确
C. e处用水方便,宜建造纸厂
D. 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不应走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