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的热力运动

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有差异    B. 箱底辐射有差异

C. 箱内空气吸热有差异    D. 箱内空气辐射有差异

 

1. D 2. B 【解析】 考查大气的热力过程。 1.读材料可知,实验的结论是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足足高了3℃,主要原因是土对气温升高起了决定性作用,验证了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故选D。 2.由于玻璃箱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玻璃箱到达地面。甲箱内有土层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且以地面长波辐射形式放出的热量,大部分又被玻璃箱截留下来,所以甲箱温度高。乙箱内没有土层,大部分短波辐射能够透过乙箱,所以乙箱内保存的热量少,温度低。故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箱底辐射有差异。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关于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接续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1)根据陕南地区的资源分布特点,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为,发展该工业的影响有哪些?请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分析。

(2)根据表1和表2,榆林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榆林市目前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榆林可能参与的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_____   。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续地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4)为了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型城市道路,榆林市工业发展合理措施有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北盘江上游地区略图。

 

材料二: 花江示范区位于北盘江花江河段峡谷两岸,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曾是贵州省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方,岩石裸露面积占比在80%以上。1997年该示范区森林覆盖率仅为3%,水土流失面积

占比在80%以上。该示范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石漠化程度高,山高坡陡,无水资源赋存条件,干旱频率高达90%。

(1)试分析花江示范区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2)该地区石漠化危害十分严重。试分析该地区治理石漠化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3)结合材料信息,简述北盘江流域今后的治理与开发方向。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

材料二 世界工业三次转移示意图。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

(地区)

每个雇员年产

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西德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源地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西德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可能对当地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分)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7-25℃间。兰州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优质的高原夏菜,满足当地市场并大量供应东部地区。

材料二 兰州地区示意图(如下图)。

 

(1)图中铁路在兰州及其以西路段走向基本与黄河干流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2)兰州地区发展高原夏菜的主要有利条件有_____;制约兰州地区夏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是_____ ,可通过_____  、_____ 等措施缓解该不利条件。

(3)近年来,由于_____影响,兰州地区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高原夏菜能及时、保质地供应东部地区,得益于良好的 _____ 、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

(4)简述兰州地区大力发展夏菜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