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曾占世界的85%,由于盲目开采和大量出口,目前仅占世界的30%,但出口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我国从1973年开始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过量开采,运输压力大
B. 破坏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严重
C. 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
D. 技术水平低下,开采量有限
2.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A.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B. 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
C. 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D. 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第六产业”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六产业”的基础是农业 B. 适宜在城市推广
C. 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D. 目的是美化环境
2.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目的( )
A. 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 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 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D. 三大产业相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18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图为长江荆江河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荆江河段水文、水系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河道分叉多,洪涝灾害少 B.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 径流量大,泥沙沉积少 D. 湖泊水与干流水可相互补给
2.整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 沿江产业发展惯性大,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企业
B. 整治非法码头,禁止港口乱占乱用、粗放使用
C.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力度进行工程开发
D. 流域协调发展,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无序化发展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不正确的有(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2.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有( )
A. 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 B. 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
C. 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一致 D. 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我国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限制开发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与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土地盐碱化 B. ②—环境污染
C. ③—石漠化 D. ④—森林资源破坏
2.图中④地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正确的是( )
A. 封沙育草,禁止砍伐,保护野生动物 B. 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C.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展农业的多种经营 D. 开垦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业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国平均的1/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右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1980-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
A. 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
B. 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
C.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
D. 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
2.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
B.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值较高
C.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粮食单产提高
D. 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