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图申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图申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都呈缩小趋势。

(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量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甲地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对湖泊面积的影响。

(3)面对乙地区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理由。

 

(1)甲湖含盐量变大,原因是甲湖入湖河流带来盐类物质,湖水蒸发,盐分积累;乙湖含盐量变化较小,原因是乙湖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 (2)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或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流多内流河,径流量较 大力发展棉花种植需从入湖河流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3)①退耕还湖。可使耕地变为湖泊,扩大湖泊面积,蓄积更多湖水。②植树造林。上游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缓解湖泊淤积,进一步缓解湖泊面积的缩小,同时注入湖泊的水量更为稳定。③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入湖水量,扩大湖泊面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 (1)读图可知:甲湖是咸海,属内流湖。位于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陆地注入河流带来盐类物质进入湖泊,湖水蒸发,盐分在湖中积累,所以含盐量不断增高。乙湖是洞庭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是外流湖,与长江相通,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含盐量变化较小。 (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流多内流河,径流量较小,入湖水量小。大力发展棉花种植需从入湖河流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3)乙地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其次与沿岸为发展经济,从河湖中引水也有一定关系。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长江含沙量增加,是导致乙湖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防止湖泊面积缩小,应退耕还湖 ,在长江中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减少水土流失,缓解泥沙淤积。同时还应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4分)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27日至23日,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成功举行。索契独特的地理优势,使之成为世界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区,是俄罗斯唯一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旅游度假胜地,被称为俄罗斯的夏日之都。

材料二  索契和温哥华(第21届冬奥会主办城市)所在地区局部图

1)读图归纳索契和温哥华地理位置的共同点,并简要说明两地区建滑雪场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比较温哥华与索契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3)长期以来,里海所在地区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热点,简述其周围地区的优势能源资源及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8分)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4年12月1日访问土耳其期间宣布,放弃经保加利亚通往欧洲的“南溪”天然气管道建设。原本俄罗斯的天然气将通过铺设的“南溪”管道输往南欧。该管线从俄罗斯南部穿过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亚后,穿越巴尔干半岛经希腊通往意大利南部。“南溪”天然气管道的设计线路绕过了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最大中转国乌克兰,以期实现欧洲能源供应渠道的多样化。

材料二  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材料,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A湖南咸北淡的原因。

(2)分析克拉玛依地区的气候特征。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B、C的降水量,并分析两地降水的共同原因。

(4)结合图文材料,试分析原本俄罗斯“南溪”管道建设施工困难的主要地理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经济带内有三条东西通道,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地价飚升、劳动力成本上涨、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外市场低迷等问题的困扰。

材料三 下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通道示意图

(1)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两端气候差异以及对农业类型形成的影响。

(2)简述中亚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景观(环境)特点及主要形成原因。

(3)“经济带”中线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对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影响?

(4)结合材料二分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2014年9月17日抵达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市,最终双方共签署了包括核能合作,深化铁路合作及上海和孟买建立友好城市等十二项协议。此访不仅对印度意义重大,也将影响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此访是亚洲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关系走势的风向标。“中国龙”和“印度象”各具特色,“中国能量”和“印度智慧”潜能巨大。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双方应该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材料二  习近平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G20第九次峰会,并于11月16日至23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进行国事访问。

材料三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多万人。澳大利亚铁矿资源十分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四,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度国土面积约32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1亿人。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  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四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在英国殖民时期就被称为三大科技城,是海外很多印侨的祖居地,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形成交相辉映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同时这里也是印度的航展基地。加尔各答曾经是印度的首都,一直是印度最大城市,黄麻纺织,钢铁、机械工业都很发达,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软件业也在给这个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1)请结合气候知识,比较北京和布里斯班气候的异同点。

(2)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中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尤其是(  )盆地,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它主要来自(   ), 图中盆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43221230(1),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郁金香王国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15),参加3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次核安全峰会。

材料二: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的运行机制示意图()

材料三:阿姆斯特丹和北京降水量柱状图和平均气温曲线图()

(1)当习近平抵达阿姆斯特丹时,北京时间是       ,沿途自然景观体现了    

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2)据材料三,比较阿姆斯特丹和北京的气候差异,完成表。

(3)荷兰花卉业饮誉全球,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其鲜花生产有利自然条件有             

(4)据材料二,分析荷兰鲜花产业成功经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