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4年12月1日访问土耳其期间宣布,放弃经保加利亚通往欧洲的“南溪”天然气管道建设。原本俄罗斯的天然气将通过铺设的“南溪”管道输往南欧。该管线从俄罗斯南部穿过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亚后,穿越巴尔干半岛经希腊通往意大利南部。“南溪”天然气管道的设计线路绕过了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最大中转国乌克兰,以期实现欧洲能源供应渠道的多样化。
材料二 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材料,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A湖南咸北淡的原因。
(2)分析克拉玛依地区的气候特征。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B、C的降水量,并分析两地降水的共同原因。
(4)结合图文材料,试分析原本俄罗斯“南溪”管道建设施工困难的主要地理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经济带内有三条东西通道,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地价飚升、劳动力成本上涨、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外市场低迷等问题的困扰。
材料三 下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通道示意图
(1)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两端气候差异以及对农业类型形成的影响。
(2)简述中亚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景观(环境)特点及主要形成原因。
(3)“经济带”中线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对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影响?
(4)结合材料二分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2014年9月17日抵达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市,最终双方共签署了包括核能合作,深化铁路合作及上海和孟买建立友好城市等十二项协议。此访不仅对印度意义重大,也将影响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此访是亚洲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关系走势的风向标。“中国龙”和“印度象”各具特色,“中国能量”和“印度智慧”潜能巨大。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双方应该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材料二 习近平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G20第九次峰会,并于11月16日至23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进行国事访问。
材料三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多万人。澳大利亚铁矿资源十分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四,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度国土面积约32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1亿人。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 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四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在英国殖民时期就被称为三大科技城,是海外很多印侨的祖居地,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形成交相辉映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同时这里也是印度的航展基地。加尔各答曾经是印度的首都,一直是印度最大城市,黄麻纺织,钢铁、机械工业都很发达,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软件业也在给这个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1)请结合气候知识,比较北京和布里斯班气候的异同点。
(2)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中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尤其是( )盆地,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它主要来自( ), 图中盆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4年3月22日12时30分(东1区),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郁金香王国”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15),参加3月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次核安全峰会。
材料二: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的运行机制示意图(图)。
材料三:阿姆斯特丹和北京降水量柱状图和平均气温曲线图(图)。
(1)当习近平抵达阿姆斯特丹时,北京时间是 ,沿途自然景观体现了 分
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2)据材料三,比较阿姆斯特丹和北京的气候差异,完成表。
(3)荷兰花卉业饮誉全球,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其鲜花生产有利自然条件有 、 。
(4)据材料二,分析荷兰鲜花产业成功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9月26日,新疆霍尔果斯市正式挂牌成立。霍尔果斯市位于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拥有集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城市。图甲为霍尔果斯市位置及周边区域图(甲地)。
材料二 2015年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中段和南段将相继开工,它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市,其中南段的终点位于珠江三角洲。上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乙地)。
(1)图甲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3)甲、乙两地的能源合作体现了区域的 ▲ 性,试分析能源合作对图乙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4)霍尔果斯市设立经济开发区实施招商引资,珠三角某一纺织品出口企业欲到该市投资建厂,请分析其可行性的理由。
(5)图甲地区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荒地,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荒地可开发为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以缓解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的压力。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低地王国”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使得填海造陆得来的七分之一国土被海水淹没。
材料二 泉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荷兰的鹿特丹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极为重要城市。
(1)据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泉州和鹿特丹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分析荷兰种植花卉的优势区位条件并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区位因素。
(2)简述北海与南海的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若甲处发生原油泄漏,指出其扩散的方向及原因。说明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
(3)简述荷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正处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简述荷兰经济发展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