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千年之前,古中国的丝绸和茶叶...

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千年之前,古中国的丝绸和茶叶,经海陆两条丝绸之路通往中亚与欧洲;

千年之后,丝绸之路借力中欧火车班列重焕荣光。继渝新欧、汉新欧等6条中欧铁路

开通之后,201 4年1 1月1 8日,“义新欧”首趟欧洲班列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浙江义乌出发,横跨整个欧亚大陆,途经六个国家,1 2月9日到达西班牙的马德里,

全程1 3052公里,历时2 1天。首趟“义新欧”欧洲班列搭载着82个标箱的义乌小商品,

回程将搭载西班牙的红酒、橄榄油和火腿等。

材料二 欧洲法国、西班牙等国盛产红酒,而红酒的存放和运输对温度的变化特

别敏感,特别在夏天高温的环境下,品质易破坏,因此红酒在运输时常采用运费较贵

的恒温集装箱运输。

材料三 “义新欧”铁路通道及中欧传统水运航线示意图。

(1)简述“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对义乌小商品生产和沿线地区的积极影响。

(2)相比传统的水运航线,简析红酒选用“义新欧”铁路通道运输的优点。

 

(1)相比传统的水运,“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缩短了运输时间,通关更加便捷高效,综合运输成本较低,有利于义乌小商品出口一沿线国家和地区,扩大义乌小商品销售市场范围;推动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经济联系,加速自由贸易一体化;加快了我国向西发展,向西开放的步伐,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和打造“东西互进”的新格局,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 (2)相比传统的水运航线经过中低纬地区,尤其是要经过靠近赤道常年高温的马六甲海峡,“义新欧”中欧铁路通道主要经过中纬地区,纬度较高,夏季气温较低,红酒品质不易破坏;“义新欧”中欧铁路通道跨越的纬度差远小于海运航线,运输中气温变化幅度小,对红酒的保存更为有利;选用“义新欧”中欧铁路通道运输红酒时间短,且在春秋季节采用普通集装箱运输(不须用恒温集装箱)可降低运输成本。 【解析】 (1)铁路运输更加快捷、方便,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联系,利于加快我国向西开发的步伐。 (2)“义新欧”铁路经过地区纬度较高,夏季气温低,利于红酒品质的保护;“义新欧”铁路运输时间更短,春秋季节不需要利用恒温集装箱,节约运输成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兰新高铁是我国高铁线路中地质最复杂、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全长1776公里.共设31个车站。

材料二:图左为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右图为达坂城到吐鲁番路段常见的高铁行车防风设施。

材料三:从西宁到武威要拐一个90。的角,且穿越祁连山的地质条件差,坡道陡,弯道的曲线半径小,隧道又多,不符合建设要求。从西宁到张掖拐的是约120。一145。的角,且穿越祁连山的地质条件相对来说好一些。下图为该路段选线示意图。

(1)说出列车在达坂城至吐鲁番路段运行中需克服的最大自然障碍并分析成因。

(2)说明高铁从西宁到张掖没有途经武威的原因。

(3)简述兰新高铁对沿途地区人们出行活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时出发和返航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从地理角度,简述国家“一带”战略的实施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荷兰海堤闻名于世。其中须德海工程最为壮观,该工程将须德海内外隔开。其内称艾瑟尔湖,湖区四周开辟出5个垦区,其外称瓦登海。工程包括拦海大坝、泄水闸兼船闸、船闸、圩区围堤、泵站、桥梁等。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和荷兰第二大城市。

材料二: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1个国家,全长约15 157千米,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里程要短3000千米左右。

(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荷兰海堤的作用。

(2)试分析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

(3)你是否赞成修建“第三亚欧大陆桥”,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图7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在陆上古丝绸之路范围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1)试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意义。

(2)唐中后期,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哪些优势。

(3)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我国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把诸国发展之梦与中国梦连接起来。

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需要经过茫茫戈壁沙漠外,更为严峻的是受西域政治形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在唐代,由于唐与突厥、吐蕃的战争,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扩张,使陆上丝绸之路难以维系。陆上运输主要靠马匹、骆驼等,运载能力有限,费用高,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费用低。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北方地区藩镇割据,“不供贡赋”,“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出口的大宗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主要出产于东南地区。陆上丝路只是向西部内陆方向发展,难以到达朝鲜、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而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

——摘编自杜瑜《海上丝路史话》

(1)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

(2)我国政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沿着“一带一路”出国办厂经商。结合上图,概述此政策对中亚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