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1.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 )
①资源密集型企业 ②技术密集型企业
③资本密集型企业 ④劳动密集型企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 )
A. 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
B. 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C. 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D. 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
A. 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
A. 原料价格 B. 劳动力价格
C. 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
A. 原料使用量 B. 劳动力使用量
C. 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渔产品加工业,该指向型工业的类型及原因( )
A. 原料指向型,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B. 市场指向型,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C.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
D. 动力指向型,该地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工业生产提供能源。
2014年东莞市政府推出了《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促使该计划推出的原因最可能是
A.企业订单快速增长 B.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上升
C.劳动力价格上升 D.治理环境污染
我国西部地区某传统造纸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费用(a)和产品价格(b)进行调查,形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此回答下题。
该企业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 )
A. m点
B. n点
C. o点
D. p点
(题文)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如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 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 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 研发人员数量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