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河曲,指河道弯曲,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当河水行至拐弯处时,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

河曲,指河道弯曲,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当河水行至拐弯处时,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所以堆积下来形成边滩。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据此回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曲处横向水流的是(  )

A.     B.

C.     D.

 

A 【解析】 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所以堆积下来形成边滩。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凹岸侵蚀,坡度陡,水流向下。凸岸沉积,坡度缓,水流在底部由凹岸流向凸岸。图A符合,A对。图B、图C、图D的水流方向有错误,B、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学的一地质科考小组在某地(大约在25°N,110°E)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该科考小组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A. 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B. 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C. 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 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

有关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

B. 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C. 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搬运地貌

D. 河流地貌只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

 

查看答案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示信息看,三江源地区属于相对脆弱的高寒生态系统,存在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其中①、②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的消耗,煤炭、秸秆、薪柴占80%以上,其中秸秆约占31%,薪柴约占25%,传统的炉灶,秸秆、薪柴的能源利用率只有10% ~15%。

材料2: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

材料3: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几年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使我国石油消费量大增,造成全国许多城市油价大幅提高,石油短缺,出现了排队加油的现象。 2012年1月12日工信部消息显示,2011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达1 841.89万辆,销售汽车1 850.51万辆。

(1)材料1反映出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所用能源56%来自生物能,它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2)材料2反映出,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读材料3,鼓励私人购买汽车,能促进相关产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除加剧石油短缺和交通拥挤外,还能产生________问题,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图中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 066~4 299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

材料二 上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 000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 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 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三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四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比较青海省境内长江、黄河水能资源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2)说出A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选择其一说明其发展的自然条件。

(3)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4)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5)据青海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