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年 12 月 18 日~24 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活动过程。图中的小圆圈为高压中心,圆圈上的数字为日期,其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4 日,甲地的风向是
A. 偏南风 B. 偏东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寒潮预报,甲地降温最剧烈的时间是
A. 19 日 B. 20 日 C. 21 日 D. 22 日
3.与 18 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
A.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B. 大气逆辐射减弱
C.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D.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挠力河流域(图 a)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流域面积 24863km2。在上游设计建设龙头桥水库,主要要发挥其灌溉和发电作用。图 b 为上游宝清水文站不同年代各月平均流量变化情况。近年来挠力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萎缩等生态问题凸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 a 图 b
1.龙头桥水库正式截流蓄水的时间最可能为
A. 1975 年 B. 1980 年 C. 1999 年 D. 2006 年
2.按照设计方案运行,龙头桥水库建成后下游湿地水文过程是
A. 径流量季节性变幅加大 B. 年径流总量减少
C. 径流中的含沙量增加 D. 地下水补充量增加
3.将龙头桥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转变为以防洪和生态补水为主可解决下游生态问题。如此,下列月份龙头桥水库应该开闸放水的是
A. 1-3 月 B. 5-6 月 C. 7-8 月 D. 10-12 月
下图是位于亚欧大陆40ON-50ON四地区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①②③④四地中( )
A. ①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B. ②地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最大
C. ③地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 ④地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距平值大
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某地点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下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上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小题。
1.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
A. 岩浆活动 B. 地壳运动 C. 堆积作用 D. 变质作用
2.该断面上,甲地层比乙地层
A. 形成晚,厚度小 B. 形成旱,厚度大
C. 形成早,厚度小 D. 形成晚,厚度大
3.当前,该断面地貌类型是
A. 河漫滩 B. V型谷 C. 冲积扇 D. 三角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的奇迹。
材料二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但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西北通道有望未来实现通航。
(1)从北京直达洛杉矶,沿该铁路线比海运航线路程要____________,从北京到洛杉矶沿海运航线可以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说明温哥华与海参崴的气候差异及其成因。
(3)比较说明图中甲、乙两处铁路走向不同的主要原因。
(4)该设想铁路沿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为了解沿线环境对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在可行性论证时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预测。你认为该模拟系统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5)试分析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对北冰洋交通及沿岸经济布局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7日至2014年4月15日,我国进行了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并执行首次环南极航行等科学考察任务。下图为我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航线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相对位置及此次科学考察期间泰山站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说明南极大陆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类型和该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特征。
(3)比较甲、乙两地荒漠带成因的差异。
(4)此次“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的航线基本呈顺时针方向,简析其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