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3年11月7日,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此次考察...

2013年11月7日,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为南极内陆考察度夏站。 回答下面各题。

1.下列关于泰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②泰山站站旗飘向西南方向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 ④长城站的极昼时间最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2.当“雪龙”号出发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  )

A. 从上海到法国的船经过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B. 淮河流域的农民在忙着种小麦

C. 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向北大迁徙

D. 日本九州岛樱花烂漫

 

1. C 2. A 【解析】 考查南极地区环境特征,四季更替相关地理事项。 1.泰山站因纬度高,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所以为高压控制,天气晴朗,①正确;泰山站地势高,空气稀薄,③正确;南极地区受极地东风东南风影响,泰山站站旗飘向西北方向,②错误;长城站的纬度低于南极圈,无极昼现象,④错误。故选C。 2.“雪龙”号出发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是11月7日,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盛行东北风,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从上海到法国的船经过印度洋时顺风顺水,A正确;淮河流域种植冬小麦,种小麦的时间在秋分节气左右,B错误;北半球的冬季,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向南大迁徙,C错误;春季日本九州岛樱花烂漫,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它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间支撑。读图Ⅰ、图Ⅱ,回答下面各题。

1.泰山站位于北京的(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2.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  )

A. 长城站濒临印度洋

B. 中山站常年盛行东北风

C. 泰山站与昆仑站相距约1300千米

D. 昆仑站终年盛行下沉气流

3.图Ⅱ所示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该式建筑的主要作用是(  )

A. 通风防暴雪堆堵

B. 利于防寒保暖

C. 防紫外线辐射

D. 利于天文观测

4.泰山站为度夏站,在使用期间(  )

A.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 泰山站极昼天数少于昆仑站

C. 泰山站自转线速度高于中山站

D. 泰山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长城站

 

查看答案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为计划中的北极航线示意图(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

A. 可全年航行    B. 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C. 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D. 单位距离能源消耗少

2.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是(  )

A. 中国—巴西    B. 越南—法国

C. 日本—英国    D. 美国—印度

 

查看答案

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建成,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 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 昆仑站气压最高

C. 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    D. 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查看答案

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A→D”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3)地质作用:②表示 ______ 作用

(4)按成因分类:B是_____(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  。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寻找油气资源应在图中的________处,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