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7年5月14日0时0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

2017年5月14日0时0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我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所探测的天体属于

A. 星云    B. 恒星    C. 行星    D. 卫星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在内的是

A. 河外星系    B. 总星系    C. 银河系    D. 太阳系

3.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

C. 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 日照条件稳定,不断供应地球能量

 

1. C 2. A 3.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1.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属于人造地球卫星,所探测的天体为地球,属于行星。故选C。 2.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属于人造地球卫星,地球及其卫星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故选A。 3.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安全的外部宇宙环境,并不影响地球的温度条件。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海河流域图,并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水系特点,分析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水资源的短缺长期困扰京、津及华北地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简述图示地区实施调水工程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3)简述京津冀一体化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 “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貌结构和农业结构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图。

材料二  湖泊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湖泊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P湖泊湖区水域面积广大,丰水季节大量蓄洪,干旱季节,又把蓄纳的洪水慢慢地还给长江。p湖泊湖区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湖区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1)P湖泊湖区成为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的自然区位条件

(2)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

(3)简要分析P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图示区域进行了流域综合整治,其西南地区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建立起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然而果园中由于果树比较稀疏,其水土保持的功效有限,在果园中大量施用化肥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同时农村生活能严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珲春市地处我国东北长白山地东部,属于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山地面积约占珲春市80%以上,森林覆盖率为76.5%,矿产 源多样,境内有珲春河向南流入图们江。1992年3月9日,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时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有多个口岸与罗斯、朝鲜相通,并有铁路直达俄罗斯的海港。

材料二  上图珲春市水系图

左图为珲春下在中国的位置略图:右为珲春市的气候资料图(日均最高气温是每月各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日均最低气温是每月各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1)简述珲春河的水文特征。

(2)指出该地气候的海洋性在气温上的表现,并分析该地降水给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有利 影响。

(3)分析珲春市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

(4) 一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对该市某镇居民生活使用能源结构进行调查,发现与20年前相 比有很大变化,如下表:试说明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昆仑山北坡河流众多的原因。

(2)说明格尔木河的水文特征。

(3)说出格尔木河在格尔木市上下游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分析自然条件对格尔木市农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左图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右图为1990年- 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 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分析和田河中游地区种植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