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 “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 “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貌结构和农业结构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图。

材料二  湖泊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湖泊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P湖泊湖区水域面积广大,丰水季节大量蓄洪,干旱季节,又把蓄纳的洪水慢慢地还给长江。p湖泊湖区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湖区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1)P湖泊湖区成为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的自然区位条件

(2)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

(3)简要分析P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图示区域进行了流域综合整治,其西南地区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建立起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然而果园中由于果树比较稀疏,其水土保持的功效有限,在果园中大量施用化肥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同时农村生活能严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1)①洞庭湖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期;②平原地形,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大;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④河湖密布,水生动物种类多。 (2)①上游山区大规模毁林开荒和滥伐森林,使的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入湖泥沙多,湖泊淤积;②下游湖区周围老百姓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 (3)①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使湖泊调节气候、调蓄径流(洪水)的能力降低;②湖泊湿地生物生存环境恶化,导致湖泊湿地生物物种及数量减少③影响了水产资源的自然增殖④造成水资源短缺。 (4)①果树下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以保持水土;②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牲畜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③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解析】 试题 (1)鱼米之乡与洞庭湖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土壤、水生动物种类多有关。 (2)湖泊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与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有关。 (3)湖泊减小会使湖泊调节气候、调蓄径流(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湖泊湿地生物物种及数量减少;影响了水产资源的自然增殖;造成水资源短缺。 (4)循环经济主要侧重于循环,所以可以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牲畜粪便等入沼气池,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珲春市地处我国东北长白山地东部,属于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山地面积约占珲春市80%以上,森林覆盖率为76.5%,矿产 源多样,境内有珲春河向南流入图们江。1992年3月9日,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时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有多个口岸与罗斯、朝鲜相通,并有铁路直达俄罗斯的海港。

材料二  上图珲春市水系图

左图为珲春下在中国的位置略图:右为珲春市的气候资料图(日均最高气温是每月各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日均最低气温是每月各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1)简述珲春河的水文特征。

(2)指出该地气候的海洋性在气温上的表现,并分析该地降水给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有利 影响。

(3)分析珲春市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

(4) 一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对该市某镇居民生活使用能源结构进行调查,发现与20年前相 比有很大变化,如下表:试说明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昆仑山北坡河流众多的原因。

(2)说明格尔木河的水文特征。

(3)说出格尔木河在格尔木市上下游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分析自然条件对格尔木市农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左图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右图为1990年- 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 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分析和田河中游地区种植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江桥大赉段年平均径流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12分)

(2)图中乌裕尔河国第二大内流河,描述该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并分析该河成为内流河的主要原因。(14分)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  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气候资料统计

(1)与甲城相比,分析乙城降水量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齐齐哈尔市与乙城纬度相同,但冬季齐齐哈儿日平均日照为6小时,而乙城为1.8小时,试分析其原因。

(3)说出多瑙河在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