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D>C>A>B B. A>B>D>C
C. C>D>A>B D. C>D>B>A
2.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甲>乙>丁>丙
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设的企业是( )
A. 造纸厂
B. 水泥厂
C. 家具厂
D. 电子厂
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 ①和②较小 B. ②和③较小 C. ③和④较小 D. 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
A. ①小②大 B. ①大③小 C. ③小⑦大 D. ④大⑥小
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 (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_____。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_____因素对该差异的影响明显。
(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主要的水果有_____ (至少写两个)。
(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选择地球”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生活”而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2: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 (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 。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