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如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秘鲁是个多山国家,著名的马赫斯-西瓜斯调水工程建在安第斯山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工程艰巨宏伟,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如图是秘鲁东水西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2)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抽水,原因是什么?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1) (2)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 (3)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本题通过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秘鲁东水西调的比较,考查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概况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调动运用和迁移应用的能力。 (1)结合材料,本题应从调水区、调入区的气候差异,地质地形两方面考虑。两调水工程的气候差异主要原因是,我国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而秘鲁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而调水工程量的差异为,我国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工程量小;秘鲁的地质条件复杂,修隧道等,工程量大。 (2)根据地势的高低分布,东线工程在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逐级提水;黄河以北,则地势南高北低,可实现水资源的自流。 (3)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两图中的信息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两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流域中最缺水的是(  )

A.珠江流域  B.海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

(3)上海气候湿润、河网稠密,如今也被缺水所困扰。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社会,应成为社会的共识。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用水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迅速增长 ②工农业迅速发展 ③降水减少 ④气候变暖,蒸发旺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2.加剧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因素是(  )

①乱伐森林,环境破坏 ②水资源的浪费 ③水质污染 ④气候异常,干旱少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

“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已飞遍大江南北。

读下图,完成各题。

1.“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下列水资源中的 (  )。

A. 淡水湖泊水    B. 深层地下水

C. 河流水    D. 浅层地下水

2.“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是因为 (  )。

A. 数量巨大易开采

B. 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C. 质量高,饮用安全

D. 开展太空科学研究的需要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各题。

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污染浪费严重

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 沙尘暴    C. 咸潮    D. 赤潮

3.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下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