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

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

A:________,以________作用力为主,

B:________,以________作用力为主,

C:________,以________作用力为主。

(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_________深,________大,多________,水能资源________;C处河段特征:流速________,泥沙__________,江面宽广,利于________。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4)  C处易形成________(地表形态),原因是:

 

(1)乙 流水侵蚀、下切 甲 流水侧蚀 丙 沉积 (2)下切 落差 峡谷 丰富 慢 沉积 航行 (3)C (4)三角洲 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流向及地质作用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 (1)在河流的上游(A处)以侵蚀作用为主;在河流的中游(B处)以搬运作用为主;在河流的下游(C处)以沉积作用为主。 (2)A处河段位于上游,其特征为河流侵蚀作用明显,下切深,落差大,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C处位于河流下游,流速慢,泥沙沉积,江面宽广,利于航运。 (3)图中河段落差大,可以形成瀑布,故选C。 (4)读图可知,C位于河口地区,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______地貌,丁处是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________作用有关。

(3)在甲、乙、丙三处中,寻找天然气应选________处,寻找地下水应选________处。

(4)若修建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最好选在________处,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2)丁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3)请简述丙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

下图是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相应的板块。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拉伯半岛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红海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不变、变大、变小),判断理由是:它是由于板块间的________形成的。

(2)喜马拉雅山是由于③板块与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南美洲西海岸的山脉是由于①板块与________(填数字代号)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3)亚洲东部的岛弧是由⑥板块与__________(填板块名称)挤压碰撞形成的。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山区公路规划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从A镇到B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待选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镇的原因是什么?

(3)为充分发挥图中两条河的运输作用,可采取________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4)图中A村镇坐落在________地形区上,B村镇坐落在________地形区上,D城市坐落在________地形区上。

(5)甲河流的上游以________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_侵蚀作用为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率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