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 B. 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
C. 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 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2.①②③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 ( )
A. ①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 B. ②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
C. ③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 D. ②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
(1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1)据图甲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 、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10分)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2)结合图乙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6分)
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
(3)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9分)
根据材料及图,回答相关问题。
通常人们把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从表面上看,城乡聚落都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但实际上还包括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生产设施。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下图A、B为城乡聚落景观对比图。
(1)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类型 (填序号) | 生产 活动方式 | 建筑等 人文景观 | 基础设施 完善度 | 人口 主体 | 规模 大小 | 形成 时间 |
| 农业活动 | 分散 |
| 农业 人口 为主 | 较小 | 较早 |
|
|
| 相对完善 |
|
|
|
(2)结合上图,联系你身边的城市或乡村,推测聚落是怎样形成的。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
C. 盆地中间 D. 山前冲积扇
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 环状分布 B. “之”字型分布
C. 点状分布 D. 网状分布
“骑楼”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图。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 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 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C. 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 D. 降雨强度大
读“加拿大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
①植被覆盖率 ②水源分布 ③种植业区 ④工业区 ⑤人口分布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2.促使巴西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是( )
A. 加快内陆地区开发 B. 巴西利亚气候适宜
C. 保护巴西高原的生态环境 D. 巴西利亚水热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