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
B. 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C. 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D.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材料一:近年来,每到夏季遇上暴雨,我国许多城市便出现“城市看海”现象。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
例举城市“海绵体”具体包括哪些事物。简述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图,分析探究下列问题.
(1)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标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解释其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轮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___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
(2)说出洋流乙的名称,并简析乙对甲地气候的影响。
(3)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
对我国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 B.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汛最明显
C. 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常形成秋汛 D.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秋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如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 a增加 B. b增加 C. c减少 D. d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