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具有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地球与...

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具有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B.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 地球上具有大气    D.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B 【解析】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0C,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7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 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 7月24日,美国航天局宣布,一颗1400光年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即:地球2.0)可能是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它围绕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旋转,距离刚好处于“宜居带”中,它的体积比地球大60%,公转周期为385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日地最相近的恒星和行星组合。开普勒452b之所以被称为地球2.0,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近    B. 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

C. 大气成份与地球相近    D. 恒星和行星组合与日地组合相近

 

查看答案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据此回答以下面各题。

1.下列关于恐龙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最准确的说法是(  )

A. 气候变化    B. 植物变化

C. 水的变化    D. 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2.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光合作用    B. 生产功能

C. 分解功能    D. 平衡功能

 

查看答案

如下图中所示M是绿色植物。据此回答以下面各题。

1.图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种作用较为吻合(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 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 过滤空气,净化大气

2.图中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  )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图中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功能    B. 平衡功能

C. 调节功能    D. 生产功能

 

查看答案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 )

A. 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B.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结合上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B. 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原因在于大气层中的CO2愈来愈少

C. 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能放出氧气,同时也放出氮气

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有机质转化为元素和简单化合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