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 66.5°N、66°N、40°N、40°S

B. 66.5°S、66°S、40°S、40°N

C. 66.5°N、66°N、0°、40°S

D. 66.5°S、66°S、0°、40°N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 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 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 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 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 0<Pa/Pb<1    B. Pa/Pb=0

C. Pa/Pb=1    D. Pa/Pb>1

 

1. A 2. D 3. A 【解析】 1.a、b两月位于上半年,a月早于b月,说明太阳直射点一直北移,图中①②③三地昼长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变长,而④变短,因此①②③应位于北半球,④地位于南半球,排除B、C、D选项。读图可知同一日期③地昼长与④地夜长相等,因此③地与④地纬度相同,但不在同一半球,故A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月内,①、②、③地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即昼短夜长,只有④地昼长夜短,故 A、B错误。由第一小题可知:③地的纬度比②地的纬度低,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年内变化幅度越小,故C错误;④、③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它们之间的赤道地区无昼夜长短变化,故D正确。 3.首从图中可以看出:a月份内,①曲线的长度较短且比较陡直,说明昼长随日期的变幅较小;b月份内,①曲线长度大且平缓,说明昼长变幅大;也就是说①地在a月的平均昼长变化小,在b月的变化大。即Pa与Pb的比值在0~1之间。故A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

A. 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 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 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 我国各地昼最长

 

查看答案

读某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

2.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 (  )

A. 1位置    B. 2位置    C. 3位置    D. 4位置

 

查看答案

读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

A. 6月4日7时    B. 1月4日7时

C. 7月4日19时    D. 2月4日19时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

B. 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

C. 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 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查看答案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

A.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B.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C. 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查看答案

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的起止点是(   )。

A. 准噶尔盆地—长江三角洲    B. 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

C. 准嘴尔盆地—珠江三角洲    D. 塔里木盆地—珠江三角洲

2.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

A. 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 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 提供大量劳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 解决西部能源紧张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