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题。

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拟,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 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 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为西风漂流

C.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 洋流为赤道逆流

3.看图回答有关图中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A 2.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水循环和洋流运动及其影响。 1.环节①为大气降水,为陆地地表带来了淡水资源,A正确。环节②是地表径流,它是塑造陆地地表形态的重要过程,而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主要是受位置的影响水热条件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带,所以环节②不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B错误。环节③是海水蒸发,盐分积累,会促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C错误。环节④是水汽输送,随大气运动深入内陆,如果下垫面为平原,会有利于水汽深入,如果下垫面为高原山地,将阻挡水汽的深入,因此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 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洋流模式位于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呈逆时针,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错误。洋流②应为西风漂流,正确。洋流③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C错误。洋流④应为南赤道暖流,D错误。 3.结合上题,此为南半球洋流模式图,①处附近洋流为暖流。AD项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应位于北半球,排除;B图中等温线凸向南半球低纬,应受寒流影响;C图中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弯曲位置海区比同纬度海区水温高,应受暖流的影响,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  )

①冬季降水量少, 江河水位下降②工业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加,用水又多浪费③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降低咸潮所造成损失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 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节管理办法 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 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  )

A. 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B. 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 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 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2.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  (  )

A. 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 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 为吸引鸟类光临而投放的饵料    D. 发展生态旅游,供给游客垂钓

3.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  )

A. 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 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 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 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查看答案

下面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段河流  (  )

A. 由西北流向东南    B. 由东南流向西北    C. 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 不能确定

2.造成该河最高水位出现的原因是(  )

A. 气旋活动    B. “梅雨”连绵    C. 冰雪融化    D. 春雨霏霏

3.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  )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北某河流流量变化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C在汛期时的补给量与枯水期时的补给量比较正确的是(  )

A.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高,地下水补给增多

B.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增多

C.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较高,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D.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时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减少

2.图中虚线表示该河上游修建大坝后的流量曲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 受到水库调节,全年流量比较和缓    B. 地下水位上升,与河流相互补给,流量和缓

C. 河水水位下降,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D. 受到水库调节,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消失

 

查看答案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

A. 长江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我国的夏季风    D. 我国的冬季风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     B.

C.     D.

3.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