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左图为北半球近地面锋面示意图,中图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右图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 中图 右图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之间为冷锋锋线 B. 甲乙之间为反气旋 C. 丙丁之间为冷锋锋线 D. 丙丁之间为气旋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 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C. 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 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3.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
A. 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B. 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C. 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 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表示110°E~120°E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 )
A. 华北地区 B. 华南北部
C. 江淮地区 D. 东北北部
2.下列年份,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是( )
A. 1955年 B. 1965年 C. 1975年 D. 1995年
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 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
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 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和a、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B. 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
C. 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
D. a、c之间的距离接近6 660km
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融化层”位于图中(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
A. 南昌 B. 郑州 C. 清远 D. 赣州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
A. 海风 B. 山风 C. 陆风 D. 谷风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假定地球为规则的球体。下图中所有点、线位于地球表面,O点到地球表面大圆d的圆周上各点距离相同,弧线b上的各点终年昼夜平分,箭头c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圆a及其内部的各点昼长均为24小时,B点为圆a的几何中心,圆d与圆a相切于A点(60°W)。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圆a集合了半球内昼长为24小时的所有点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此刻,A点的地方时为12点
B. 此刻,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C. 此刻,太阳直射点位于O′
D. 此刻,M点的地方时为18时
2.此时,地球上新旧两个日期所占的范围之比为( )
A. 1∶3 B. 1∶2 C. 3∶1 D. 2∶1
3.从动态角度来看,当圆a由目前状态向着B点方向不断收缩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此时段我国漠河地区的昼长不断增加 B. 开普敦地区以炎热干燥的天气为主
C. 图中N点的日出时间将提前 D. 太阳直射点正由O点向着O′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