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海南岛
B. 领土的最西端位于西藏自治区
C. 领土最北端和最东端在同一个省区
D.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最可能为10°
2.图中山脉
A. ①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 ②位于青藏高原,是黄河的发源地
C. 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 ④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3.①、③两山脉的共同特点是
A. 都是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 B. 都是省区分界线
C. 都是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 D. 都呈东北—西南走向
4.图中山脉④的南、北两侧分别是
A. 湖南省、江西省 B. 四川盆地、黄土高原
C. 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D. 落叶林带、草原带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省的简称是
A. 贵或黔 B. 云或滇 C. 甘或陇 D. 陕或秦
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A. 峡谷幽深猿声啼 B. 水量丰富流速急
C. 江阔水深易封冻 D. 河道弯曲支流多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K、L、N、M所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搭配正确是
A. 山西(晋)、青海(青)、广西(桂)、湖北(湘)
B. 河北(冀)、西藏(藏)、安徽(皖)、湖北(鄂)
C. 山西(晋)、新疆(新)、贵州(贵)、湖北(鄂)
D. 山西(晋)、贵州(黔)、西藏(藏)、湖北(鄂)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山脉①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 ②山脉以北是准噶尔盆地
C. 山脉③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图中四个省区中,有三个省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态。
(3)C层主要由____组成。G层叫____,H层叫___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和____。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地壳
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 瀑布 B. 岩石 C. 树木花草 D. 大气
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
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地球内部
3.对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浅层地能太分散,根本不可开发利用
B. 浅层地能属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开发利用
C. 浅层地能分布普遍,目前人们已普遍使用
D. 浅层地能虽可开发,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还未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