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
(4)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 )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严重 D.浪费严重
(5)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____)种补给类型。
(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分布在我国(_____)地区,河流乙分布在我国(_____)地区。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 空间分布不均 B. 季节分配不均
C. 蒸发微弱 D. 气候干旱
2.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 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 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 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3.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A. 出现地下水漏斗 B. 土地盐碱化
C. 土壤板结 D. 绿洲面积扩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海洋水 D. 地下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0~11月
3.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
A. a变大 B. a变小 C. b变稳定 D. b在枯水期变大
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 大气环流 B. 海陆间循环 C. 地壳物质循环 D.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
A. 河流水 B. 湖泊水 C. 地下水 D. 冰川水
3.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
A. 南极大陆 B. 长江流域 C. 亚马孙河流域 D. 撒哈拉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