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海洋水    D. 地下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0~11月

3.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

A. a变大    B. a变小    C. b变稳定    D. b在枯水期变大

 

1. D 2. C 3. B 【解析】 1.能与长江水形成互补的,除了湖泊水,只有地下水。故D正确 2.a表示长江水补给鄱阳湖水,反映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为洪水期,即6—7月。故C正确。 3.由于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故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能力下降,a、b都变小。故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 大气环流    B. 海陆间循环    C. 地壳物质循环    D.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

A. 河流水    B. 湖泊水    C. 地下水    D. 冰川水

3.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

A. 南极大陆    B. 长江流域    C. 亚马孙河流域    D. 撒哈拉沙漠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水库可能位于:

A. 东北平原    B. 江淮地区

C. 西北内陆    D. 横断山区

2.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 5月    B. 7

C. 8月    D. 10

 

查看答案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A. 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B. 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C. 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    D. 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查看答案

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A. 大气降水    B. 地下水    C. 湖泊水    D. 高山冰川融水,

 

查看答案

20137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 16时-17时    B. 17时-18

C. 18时-19时    D. 19时-20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