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__地。

(4)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字母回答)______、______。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向斜;断层;背斜 (3)丙 (4)②←;③↑ ①地表径流;②水汽输送;③海水蒸发(5) A、D 【解析】 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的成因、地理意义及判断,水循环的环节和意义,难度中等。注意区分不同地质构造在工程建设中的地理意义。 (1)根据图示甲处岩层向下弯曲,甲是向斜;丙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甲丙都是褶皱的一种,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考查地质构造判读的方法,根据中间岩层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判读,甲处岩层中心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乙处两侧岩层断裂且有明显位移是断层;丙岩层中心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 (3)考查隧道的地质构造选址,隧道应建在背斜构造处,岩层向上拱起,安全性高,岩层排水条件好不易积水,故选在丙处修建隧道最适合。 (4)根据图示水循环环节得知为海陆间循环。受太阳辐射影响③海水蒸发;随着风由海洋吹向陆地②水汽输送至陆地上空,水汽在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雨水形成①地表径流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海陆间循环。 (5)水循环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各个圈层,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A正确;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汽充足,降水量较多,B错;海洋蒸发被带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汇成径流流回大海,C错。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更新,D正确,故选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地质构造是:

________;AB________

(2)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中(甲或乙)找。

(4)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______,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______板块, E代表______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填图中字母)板块和______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3)红海是B板块和C板块的________边界,它是两大板块________(填运动方式)形成的。

 

查看答案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2分)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2分)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发现B山山势高耸,请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宣布,批准新建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建设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这条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站,经邢台、邯郸、安阳、新乡,跨黄河后至郑州,再经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南至武汉天兴洲大桥北岸,全线全长840.7公里。

(1)影响石武铁路客运专线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自然因素 ②科技因素 ③社会因素 ④经济因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此客运专线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中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印度尼西亚中部北苏拉威西省罗肯火山于2011年8月17日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3 000米。

材料2:据2011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报告日前披露,印度尼西亚被列为全世界最容易遭受地震、火山爆发等灾害的国家。

材料3:下图为印度尼西亚位置示意图。

(1)印度尼西亚为何多地震、火山?列举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2)火山爆发也并非一无是处,简要分析其利与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