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天山网2010年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2009年第三次飞...

天山网2010年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2009年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亚暴等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读“太阳系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判断下列各题。

1.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 M    B. N    C. P    D. Q

2.图示时,下列地理现象中可信的是(  )

A. 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P、Q星,且都特别亮

B. 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Q星,但不易看到P星

C. 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均可能达到最小值

D. 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3.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 B 2. B 3. B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组成、昼夜状况、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根据图中给出地球的位置,可判断N为水星,P为金星,Q为火星。据材料可知,“信使号”为水星探测器,故其用于图中N星球的考察。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根据图中行星的公转轨道和地球的地轴倾斜方向判断,此时,P星的夜半球一侧正对着地球,因此在地表夜晚观察不到P星,而Q星的昼半球正对着地球,在地表夜晚可观察到Q星,故A项错误,B项正确。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可能达到最大值,故C项错误;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不适合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故D项错误。故选B。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自身条件是具备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运行轨道。地球与太阳系中其它行星的外部条件相同,故①③不符题意;而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产生适宜的温度,故②正确;适中的质量和体积,产生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故④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4日21:52,“超级月亮”现身天宇,这是1948年以来月球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人们会观测到极为罕见的“超级月亮”。下图为当日某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月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超级月亮”所属的最高级天体系统是(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地月系    D. 总星系

2.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无大气圈    B. 受陨石撞击

C. 无液态水    D. 公转周期短

3.“超级月亮”出现时(  )

A. 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B. 伦敦市民观赏时机最佳

C. 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D. 长江径流总量明显增加

 

查看答案

关于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体是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的各种天空中的物体

B.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C. 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不属于天体

D. 地球是个普通的天体,同时也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特殊天体

 

查看答案

“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童谣中所说的“星星”,绝大多数是(   )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流星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6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线投产,它是我国第一条引入境外(中亚)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

材料2:“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3: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我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扩大出国劳工规模,缓解就业压力

B.拓展国外市场,赚取外汇

C.保证我国的油气进口,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D.发挥国际主义精神,援助友好邻邦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4)为解决材料3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1)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2)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3)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