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6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线投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6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线投产,它是我国第一条引入境外(中亚)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

材料2:“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3: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我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扩大出国劳工规模,缓解就业压力

B.拓展国外市场,赚取外汇

C.保证我国的油气进口,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D.发挥国际主义精神,援助友好邻邦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4)为解决材料3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C (2)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3)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4)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解析】 考查我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的主要目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节能减排的措施。 第(1)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相对短缺,积极开发中亚的油气资源,可保障我国的能源进口。 第(2)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第(3)题,结合材料2可以判断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描述其地表特征。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害会为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 第(4)题,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广东的人均能源储备很低,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解决广东省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1)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2)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3)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查看答案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南四湖湖盆狭长,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1)分析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

(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825米,相应库容206亿立方米,地下厂房装有14台机组,初拟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02.4亿千瓦时。电站建成后,将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

(1)长江上游地区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西昌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跟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它的劣势有

(3)长江上游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工程(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述能源跨区域调配对我国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简析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优势条件及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2)简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3)简述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原因。

(4)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可采取哪些对策?

(5)简述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信部在“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披露,今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1月至5月,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91亿吨,增长8.5%,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越美国(53.5%)。

材料二 “我国石油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上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下图)”。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和。

(2)根据图②,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

(3)丙海域有众多的岛屿呈链状分布,其成因是。

(4)分析丁河口夏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5)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6)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除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