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信部在“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信部在“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披露,今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1月至5月,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91亿吨,增长8.5%,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越美国(53.5%)。

材料二 “我国石油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上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下图)”。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和。

(2)根据图②,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

(3)丙海域有众多的岛屿呈链状分布,其成因是。

(4)分析丁河口夏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5)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6)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除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1)水源 沙漠化 次生盐碱化 (2)甲地最热月出现在8月 且气温较低(或者乙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且气温较高);甲地最冷月气温较乙地高;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或者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于乙地; 甲地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最热月出现时间推迟,气温年较差小(或者乙地受海洋调节作用弱,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水多,降水总量较大,季节变化明显;乙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小。 (3)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4)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西南季风和飓风影响,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5)线路短,可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加大石油进口的安全性。 (6)开源: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煤炭、水能、核能的利用率);努力加大本国能源的勘探与开发。 节流: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解析】 考查“新月沃土”形成的主导因素及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区域气候特点差异,岛屿链的成因,河口夏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的优势,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措施。 (1)两河流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由于有两河水的灌溉在两河沿岸发育了肥沃的土壤,但由于干旱容易导致土地沙化,如果不合理灌溉,容易导致次生盐碱化。 (2)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受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降水较多;而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两地冬季降水差异较大。 (3)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在丙处形成岛弧链。 (4)河流径流量大,夏季风从海洋吹向河口,喇叭口的地形特点,三个因素叠加,推高了潮位。 (5)缩短了运输路线,节约成本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6)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努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能源勘探以开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经济结构以节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2.19 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疆电入川”是新疆煤炭资源大力开发及能源外运的重要举措,每年可转化煤炭3300万吨,向四川输送1000 万千瓦的电力。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

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它代表了当今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1)从地形、气候、植被方面,简述“疆电入川’’输电线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新疆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3)说明建设“疆电入川”输电工程的原因。

(4)简述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放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一条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说出名称及其地理意义。

(2)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天津等地输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图。

材料二 北京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对比

材料三 北京市年用水总量约36亿立方米,而本区拥有水资源量约为21亿立方米。

(1)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2)请归纳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材料,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咸新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正式通车。这些重大举措,必将使“丝绸之路带”大放异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渭河与汉江流域局部图”,“渭河某地南北向基岩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1)用内外力作用解释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2)说出“引汉济渭”可能对汉江下游造成的影响。

(3)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泾渭分明”,即“泾浊渭清”,但现在是“泾渭均浊”,“泾渭分明”不再。试分析原因。

(4)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过度超采地下水还导致了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极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在正常蓄水位170米条件下,在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也可调出水量约110亿立方米。

材料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下图)

(1)据材料一、二说明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条件。

(2)说明南水北调对北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

(3)推测该调水工程的建成使用对汉江下游河段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2010年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下表为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

(4)据上表指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