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2.19 万亿吨,占全国煤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2.19 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疆电入川”是新疆煤炭资源大力开发及能源外运的重要举措,每年可转化煤炭3300万吨,向四川输送1000 万千瓦的电力。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

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它代表了当今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1)从地形、气候、植被方面,简述“疆电入川’’输电线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新疆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3)说明建设“疆电入川”输电工程的原因。

(4)简述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

 

(1)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气候: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年均温逐渐降低,年 温差逐渐增大。植被:南森林向草原再到荒漠变化。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植被变化散肄。 (2)生态问题:地表沉降;土地退化,沙尘暴颧发;煤矸石污染环境等。措施:回填采 空区;保护好表层土;及时进行复耕;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3)四川能源结构以水电为主,水电因径流的丰枯水期而不稳定。“疆电人川”可充分保障四川枯水期电力供应及西电东送电力的稳定输送。 (4)为东部长三角地区及沿线提供清洁廉价的水电(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优势 进一步发挥,改善大气质量。 【解析】 试题 (1)从地形上看新疆的盆地地形,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大巴山,进入四川盆地。沿线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从气候上看由新疆的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到四川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气温均有明显差异。从植被上看由新疆的温带荒漠到温带草原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体现了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2)四川省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电生产基地,也是西电东送工程中线输电线路的能源输出地。水电水电因径流的季节变化而不稳定,“疆电入川”可充分保障四川枯水期电力供应及西电东送电力的稳定输送。 (3)给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放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一条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说出名称及其地理意义。

(2)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天津等地输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图。

材料二 北京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对比

材料三 北京市年用水总量约36亿立方米,而本区拥有水资源量约为21亿立方米。

(1)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2)请归纳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材料,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咸新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正式通车。这些重大举措,必将使“丝绸之路带”大放异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渭河与汉江流域局部图”,“渭河某地南北向基岩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1)用内外力作用解释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2)说出“引汉济渭”可能对汉江下游造成的影响。

(3)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泾渭分明”,即“泾浊渭清”,但现在是“泾渭均浊”,“泾渭分明”不再。试分析原因。

(4)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过度超采地下水还导致了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极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在正常蓄水位170米条件下,在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也可调出水量约110亿立方米。

材料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下图)

(1)据材料一、二说明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条件。

(2)说明南水北调对北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

(3)推测该调水工程的建成使用对汉江下游河段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2010年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下表为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

(4)据上表指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进京。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 郑州市是“全国速冻食品基地”和“全国面粉加工基地”,速冻食品占全国市场的40%以上,食品工业成为该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郑州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城市之一,输水将进一步促进郑州市食品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数十年的实践证明,以城市供水为目标的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和经济代价。

(1)简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自然原因,并提出受水城市节约用水的措施。

(2) 简析郑州市发展食品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京津地区采用明渠输水方式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