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进京。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 郑州市是“全国速冻食品基地”和“全国面粉加工基地”,速冻食品占全国市场的40%以上,食品工业成为该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郑州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城市之一,输水将进一步促进郑州市食品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数十年的实践证明,以城市供水为目标的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和经济代价。
(1)简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自然原因,并提出受水城市节约用水的措施。
(2) 简析郑州市发展食品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京津地区采用明渠输水方式的不利条件。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1) 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3)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由中资参建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垒长278公里,它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可通过40万吨的大型油轮(巴拿马运河目前最大的通航吨位是7 6万吨),该运河计划2014年开工,2020年投入使用。
材料二 尼加拉瓜湖长177 km,平均宽58 km,面积8264 km。数万年前,尼加拉瓜湖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后来因火山喷发,与海隔绝而成湖,在大西洋和尼加拉瓜湖之间形成了里瓦斯地峡。
材料三 尼加拉瓜示意图。
(l)分析图中区域多火山的原因。
(2)根据图中信息,为尼加拉瓜运河设计一个可行路线。
(3)筒述尼加拉瓜湖形成淡水湖泊的过程。
(4)分析尼加拉瓜运河修建的原因和建成后对尼加拉瓜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条长达1432公里的输水干线,自丹江口水库蜿蜒向北,途径豫、冀,直赴京津。它将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或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量总计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总水量的六分之一。它将为北京市2000万人口每人每月增加约62立方米水资源,相当于11.3万瓶550毫升装矿泉水,缓解首都之“渴”。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之中线工程。2014年的深秋,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材料二 下面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北两段的线路走线及沿线区域图。
(l)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总干渠的线路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对调水有何有利影响?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
(3)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加商丹江口水库大坝,试分析加高水库大坝对上游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左图示意汉江流域局部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报道2014年l2月12日历时十多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每年可向北京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l/6条黄河。
“石坎梯地”(右图)是汉江流域山区坡耕地整治所采用的一种模式。
(1)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汉江历史上是航运的“黄金水道”,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其航运地位开始衰
落。简析汉江航运地位衰落的原因。
(3)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分析“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经济带内有三条东西通道,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地价飚升、劳动力成本上涨、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外市场低迷等问题的困扰。
材料三 下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通道示意图
(1)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两端气候差异以及对农业类型形成的影响。
(2)简述中亚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景观(环境)特点及主要形成原因。
(3)“经济带”中线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对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影响?
(4)结合材料二分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