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4年12月27日,随着取自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的水抵达北京,标志着“南水北...

2014年12月27日,随着取自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的水抵达北京,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完工。每年将有145亿立方米的水基本自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终到达天津、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走向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 )

A. 城市

B. 交通

C. 地形

D. 水源

2.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解除黄河下游的洪涝威胁

B. 工程将使受水区域的环境污染加重

C. 能够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D. 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有关华北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话中,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甲同学:对渤海海水进行淡化,满足供水需求

B. 乙同学: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开采深层地下水

C. 丙同学:逐年增加“南水北调”的水量,以满足需要

D. 丁同学:开源与节流并重,更加注重节约、循环利用

 

1. C 2. D 3. D 【解析】 试题 1. 2. 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

A. 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    B. 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C. 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D. 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2.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通道

A. 油源相对不足    B. 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

C. 运输连续性较差    D. 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查看答案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公里。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交通运输条件

C. 城市分布    D. 工业基础条件

2.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使用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A. 水污染    B. 大气污染

C. 固体废弃物污染    D. 噪音污染

3.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从此清澈的长江水自流北上直达北京。下图为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输水线路和铁路交通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调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交通

D. 城市

2.在图中①城交汇的铁路线是( )

A. 陇海线、京沪线

B. 焦兖日线、京沪线

C. 陇海线、京九线

D. 焦兖日线、京广线

 

查看答案

我国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下游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 水质变差

B. 土壤肥力下降

C. 水土流失加剧

D. 大气湿度减少

 

查看答案

(题文)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今年春节期间,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侧的城市都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系图”,读图完成下题。

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只有丹江的流域范围

B. 汉水流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流域

C. 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西向东降低

D.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集水区的范围缩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